治未病是中医特色的医疗模式,源自二千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,该书处处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智慧,其「治未病」的理念,更是对生命深切关怀和对生命本质了解后的成果,它寓治病、养生、抗衰老,改善身心等于一体,能使一些被目前医疗体系认为不能治疗的病好转或全愈,使体质虚强者转强。「治未病」之所以能达到如此疗效,是因为其科学性强。旧的实证科学知识不能理解「治未病」,没有病的时候有什么可治的呢?但从量子科学理论来看可揭示其中原理:疾病和痛苦都源自于能量、信息、生命场(气)的不足、不和谐或失去与大自然运行节律的和谐。这理论与数千年前中医观念一致,分别在于用词不同而已,中医以「道」、「气」、「经络」、「脏腑」代替「能量」、「信息」、「场」,用「精、气、神」代替生命的质量。对于生命真相的探讨,中医比西方量子科学描述得更细微和完满。
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路程,知道了生的根本就知道为何有老、病、死,这才能算了知生命,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都是在对「了知生命」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,最后演化成医学,医学的目的是企图管理生命,超越命运的安排。但似乎只有中国古代圣贤才能真正捕捉到这条主线。生命现象的背后自始至终贯穿了「气」的变化。生命初期「气」(信息)最充沛,对比婴儿与老人的脸就知道什么是气的满溢,什么是气的枯萎。年轻到年老过程是气的消耗过程,病是气和场的不协调状态、或重组状态、死是气和场的耗竭殆尽状态。管理生命就要抓住这条生命主线,「治未病」的整个理论就是在「气」中铺展开来。
近百年来西方科学发展对疾病的真相的研究也有了许多成就,但是对慢性疾病的控制始终无突破,其发展也进入了瓶颈,要等待突破。医学基础观念上的突破才是真正的突破,对西方科学来讲中医值得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二点:一、中医有形而上学的探究,形而上学是对事物背后的真相的探讨,形而上学既是哲学,又是软科学,是科学的灵魂。中医并不满足于血像、X光、扫描、病理化验等结果,它过要探讨阴阳五行、经络等状态指标,对气机混乱、气场的不足加以调整,因为这些才是疾病、症状背后的动因。二、气的异常常常在病发作之前就表现出来了,能识别气异常就是 「知未病」,从而可在「病前」就作出干预调整,能「知未病」才能「治未病」。
实证科学把哲学与科学分开,并标榜这是进步的象征,中医对气的描述被认为是哲学,不是医学,但这观点却是与量子科学观念相左的。否定了「气」的存在,只能等待实证病理改变的出现后才作对抗性治疗,常常因此而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,患者要终身吃药,长期对药物的依赖产生严重副作用,又制造疾病和死亡。以美国为例,因药害致死率占所有死亡原因的第三位,而且还在上升中。没有中国元素的医学是黯然失色的,医学怎能排除有数千年连续不断文化沉淀下来的智慧?「治未病医疗模式」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,要使治病模式转为防病模式;使治病(局部)转为治人(整体),使被动转为主动。这样才能扭转实证医学面对疾病的被动局面。
「治未病」的优势:一、掌握「气」的变化规律来探究和治疗病。治未病所用的方法都是以调气为目的。这和西医强调疾病诊断治疗依据「病理变化」并无冲突,分别只在于「病理变化」背后的原因是「气的异常」。中医药物不讲究化学成分的组成,而是讲究气的升降出入、药气的归经。针灸、推拿、气功、砭石治疗也都是改善经络状态促进气的通畅、和谐、增加和补充正气。这些方法最终是恢复人的本然状态,摆脱对药物的依赖。病源不外乎内源性(衰老)和外源性(病毒细菌等)二类,正气的提升对抵御这二类病源都是不能或缺的。
第二,「治未病」把生命视为一个过程。从无病到有病;从一种浅层次的病到出现深层次病;从一种病没有治得彻底、或治得不得法到逐渐变成数种不同病同时出现,这些现象是整个生命过程经常出现的。根本原因是正气越来越少、越来越不协调。为了预防病的转化,在治疗时首先顾护正气。比如糖尿病如果单用西药治疗,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出现高血压病、心脏病或肾病,进而会影响到眼、四肢血管的功能造成神经足趾麻木、溃烂。是因为没有掌握到疾病演化深层规律,只能在症状出现后才作治疗,疲于奔命。如果能运用「治未病」观念,在治疗时顾护正气,情况会获得改善。
「治未病」认为「正气凝聚」、「正气提升」、「气的协调」和「保持气的运动节律性」就会促使生命向好的方面转化,能保持年轻、精神旺盛,甚至能抗衰老;反之,气的过分耗散、减少、不协调就会促使生命向疾病、衰老、死亡方面推进。这就是「治未病」理论依据。例如颈椎病引起颈痛,如果治疗不妥当,最常见的变化是出现神经根压迫,变成神经根型颈椎病,如果痰湿重者就会演化成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,进而出现高血压病、眼病、鼻病、耳病,再严重就会演化成脑中风,肾虚者就易演化成脊髓型颈椎病。这些病对西医来讲都是独立发生的病种,它们之间并无联系,但从「治未病」观念上来说,是早就应该预料和可以预防的。
治未病的五个范畴:
一、是治未病的监察体系,即「治未病监察网络」的建立,为进入这个「治未病」网络者定期作体质检查,未病状态是没有症状的非健康状态,中医认为生命状态可用「精、气、神」来描述,「精、气、神」不足和衰退过程出现的变化就是「未病状态」。「精气神」可以说是生命的「质量指标」,这对只有疾病「量化指标」的实证科学来说是陌生的。有经验的老中医,往往一看气色就能大致知道病人的精气神的状态,这种诊断属于直觉判断,在学习和掌握上虽较逻辑思维困难,但通过训练是可以学得到的。西方先进国家已有能量医学,用量子共振的方式也能得到精气神的判断和经络脏腑能量方面的「量化指标」,国内也有「量子共振检测仪」等同类型仪器,是可以参考和值得推广的。
二、「治未病」层面的健康管理:身体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的不适和不畅,只要用简单的方药、针灸、推拿就能解决,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作饮食改变、食疗、医疗体操,气功,意识的引导等就能恢复,避免了严重疾病产生和发展。结果是保持「持续性优化」状态:自然、自在的生命状态中。
三、在「治病」层面上展开。生命是整体协调下完成的,针对局部的治疗,或改善单一指标的结果是对整体协调的干预和破坏,往往是治一种病却种下了另一种病的病因,体质越治越弱。而「治未病」模式强调在对一种疾病治疗时,疏通了各局部之间的信息能量通道,达到整体不同场之间和谐,其结果是提高患者自我康复力,提高了正气,赶走了「病气」,非但治了病,还改善了体质。更重要的是,杜绝了一种病向另一种病转化趋向,甚至能把隐藏在体内的病去掉。(在这治病层面,不排除西医方法,或中西医两者兼用,但强调必须达到整体协调、正气上升的效果。)
第四、从精神意识上治未病。生命是一个过程,是从一个状态到另一状态的不断变化过程。生命是由不同层级组成的,身、心、灵三个层面的和谐协调才能保障健康长寿。西方文化强调物质享受、将个人权利与国家、民族和自然界万物开分割,这种观念本身是心灵痛苦的根源。而且,错误的观念也是致病因素。许多错误的医疗信息通过广告、书籍和其它渠道,加强了人们对疾病的恐惧感和对医药的依赖,实际上在制造疾病。树立全面的身心灵和谐生命观,能保持快乐和长寿。灌输正确健康观能使生命重新振奋,得以焕发生命力,也是治未病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第五,改善和加强医生的素养:医学不止是治疗疾病,更包括能探讨生命价值和意义。中医可将医学外延至哲学、文学艺术、社会伦理学、美学等,使生命能全面实践。中医身心兼治的治疗模式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上,强调对生命意义追求,明确生存价值的基础上的。作为医生本身应不断「修身」,保持内在的真诚和真实,自身的生命力得以加强和维持,才能作好「治未病」工作。量子科学强调是主客合一而不是主客对立的模式,「治未病」应该是新科学理念的实践者。
治未病方法:我们具体做法是,不论患了何种病,都从整体上着手,灵活地运用数种方法产生整合效应。
先从脊柱上着手,用针灸加整脊,放松肌肉关节,当发现错位和劳损实时加以治疗,这样首先改善了阳气通道(一般来说病由浅入深是由于阳气降低)。在经络贯通后人的气机得以提高,自动贯通了上下内外,然后辅以中药针灸辨证论治,以内病外治、外病内治、上病下治、下病上治、神病治体、体病治神的原则进行治疗,这样使上下内外、精神肉体逐步趋向一致,达到「和实生物」的效果(疾病和衰老是以正气虚为前提,治病先要补虚,全身的调和能使气自动由虚转实,从生命内在涌现生机)。此外,还长期举办「治未病」医学讲座,摆脱不良医学信息的束缚。
治未病的效果:以上治未病原则和方法是数十年临床十多万次经验的总结,初步试探的结果颇令人满意,大都数人通过短期治疗有精神上轻快、如释重负的感觉,各种生命现象改善:大小便通畅、正常出汗、睡眠质量提高、吃饭香口,胃口过大和不佳者都能控制。许多其他治疗方法没治好的病可以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或彻底治愈:曾使各种骨关节退化、表面肿瘤患者避免了手术治疗,使三叉神经痛不能笑的患者展现了笑容,使脊髓型颈椎病、进行性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、多发性硬化、类风湿关节炎、红斑狼疮、儿童弱视、糖尿病患者严重湿疹患者康复或明显改轻症状。并能改善眼底黄斑变性、中风后遗症、面神病痉挛、胃酸倒流、哮喘、妇科肿瘤、月经病、不育等复杂性难治性疾病。对儿童精神发育障碍、自闭症、过份活跃症有明显效果。还使依赖精神科药物患者停止服药、改善了睡眠和药物遗留的神经不协调症,使许多抑郁症和思觉失调得到了彻底治愈。还吸引了一批老年人们选择以此作为长期抗衰老保养措施。虽然是初步的试探,却已获得可喜成续。
总结:「治未病」是中国传统医学结合量子科学理论的新医疗模式的新尝试,其中隐含着大量科学信息,应深入研究和积极推广。目前主流医学是「被动医学模式」,最多只能到达「未病状态」,而「治未病」能使医学转被动为主动,填补了现代医学的空白。它前景无限,可以使医学摆脱目前困境,是全人类所期待的,因为它是秉承中国祖先智慧的结果,中国医学界的同仁们对此更是责无旁贷的,也是身为中国人的光荣。 -------- 秦鸿